剧情介绍

  一部很浪漫的电影。已经成为著名作家、哲学家和诗人的马哈茂德为了静心写作离开城市,回到了少年时居住的家族庄园。一棵不结果的梨树使他的开始回忆起自己12岁时发生的一段刻骨之恋……
  ◎获奖情况:199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银雨果奖、1998年伊朗Fajr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2项奖。

评论:

  • 贰高旻 1小时前 :

    Les passagers de la nuit. 目光无法从夏洛特身上移开.

  • 营怀绿 7小时前 :

    认真生活的一家人慢慢走上正轨

  • 锦昭 8小时前 :

    Les passagers de la nuit

  • 老博厚 8小时前 :

    一同跳河,一同看电影,一同吹风,一同做梦。

  • 星琛 2小时前 :

    寒夜里的慰藉,迷茫时的拥抱,无需过多的动机思虑,无需未来的远景构思。

  • 臧清妍 8小时前 :

    1980年代才是美好时代,有午夜广播,有圆月映花都,有密特朗,那时还没有没有互联网

  • 鹤珠 8小时前 :

    柏林电影节第三场 冲着夏洛特甘斯布来的 感慨美人迟暮(当天晚上因为阿佳妮又有同样的感慨)电影本身有点过于平淡 生活流 不是十分出彩 也没有特别出错 令人记忆点深刻的地方不多 希望能有更加深刻的戳人的东西 以至于过后我一时偶尔不记得自己曾看过这部 所以在主竞赛里面这部 相对也是没有那么火爆的吧

  • 锺淑惠 6小时前 :

    想在Elizabeth家的大窗户的落日前抽一只事后烟

  • 祯星 8小时前 :

    与《将来的事》刚好相反,在两性关系中遭遇背叛的《巴黎夜旅人》不得不「独自」走在通往过去的老路上——试图成为《午夜巴黎》街景的一部分。事实上,还在坚持用诗歌武装头脑,企图拿书本作为抵抗武器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不仅第一时间被「盟友」抛弃,作为一个貌似独立实质上并无「外交」主权,从而处于「旅居」打工状态的母亲,她和青春叛逆期里,被女权主义者领导的青年男女也很难通过「恋爱脑」这一共同点「统一思想」建立起稳定而长久的亲密关系。正如导师所说,冷战催生了两极的诞生:以苏联为首的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阵营——战争已然爆发。旧世界的秩序正在瓦解,新世界的格局正在重塑,故而,作者在此安利《圆月映花都》于事无补,他需要在这部抒情诗般的挽歌里提醒上一代人该把哪些历史记忆打包带走,又该把哪些历史遗产作为礼物移交给下一个时代。

  • 锟星 9小时前 :

    独自离婚带娃,过乳腺癌切除手术,前夫拒付孩子抚养费——家庭主妇被迫重新进入社会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貌似体面的中产却也只是期待爱情的平凡人,笨拙亦真诚地应对生活的艰难。电影的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沉郁的现实底色上漂浮着轻盈乐观的感性与情绪。夜晚的塞纳河,清晨的高层建筑,导演去掉了巴黎那种傲慢,轻浮和mean的装饰,仿佛在顶层阳台俯瞰夜晚城市一刻身边奏响的舒适婉转的夜曲。

  • 粟涵润 5小时前 :

    黑夜尚有的温存,留藏在午夜人的心声中。回忆是过去种下的疤痕,在它生根发芽之后,及时的疗治是不可多求的可能,尤其是在这孤独的城市中。

  • 涵雪 9小时前 :

    慢慢地情调,却挡不住现实里的悲哀。爱与被爱面临的却是一个家庭的撑起,女人自强自主自助,却永远在混沌中不知方向,犹如夜色里的不归客,茫然,却向往着远方。最后的落点当然不是那杂乱无章的爱情,最后的落点只有可能去支撑女主,坚持下来的那份亲情。

  • 系慧晨 4小时前 :

    在南昌站候车时看完。在广州时把耳机弄丢了,这段时间一直用着邵推荐的不到十块钱的廉价耳机,在地铁上会担心吵到别人那种,不过也没啥。看电影的时候站里不间断广播着,有音乐的地方只能用手指盖住耳朵,听得清楚点,可能浪费这部电影的音乐了吧。

  • 紫慧 3小时前 :

    趁精神还没有被困囿到阳痿,声音还没被棉签

  • 良悠奕 7小时前 :

    甘斯布居然演高中生的妈了!而且是更年期遇到青春期那种,但即使片中自嘲的怨妇状态,也满满文艺范儿,诠释巴黎的人间烟火,以及如何历练着优雅老去。三个大孩子的成长迷惑和阵痛故事没太多新意,好看在于讲述的细腻。

  • 美雅 5小时前 :

    寒夜里的慰藉,迷茫时的拥抱,无需过多的动机思虑,无需未来的远景构思。

  • 锦鸿 7小时前 :

    7.5/10。甘斯布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她仿佛成为了巴黎这座城市的化身。街头少女与城市的叠影,静谧中隐藏着奔放的因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类法国电影,米夏埃尔·艾斯是个浪漫到骨子里的家伙,最后一段温柔的小夜曲让我差点流泪。《圆月映花都》和《北方的桥》,我们深情回望着黄金年代。(好喜欢他们的装修风格啊)

  • 绍香卉 1小时前 :

    好温柔的电影,满满对80年代的怀旧,全片沉浸在暖色调的朦胧中,大时代的变迁看似一笔带过,但作为影片灵魂的塔露拉正是从方方面面代表了左派浸入现代法国人的生活,不过她的不羁与自由,也沉湎于导演极力烘托的单身母亲一家的暖色中,导演相信美好可以治愈生命的苦痛,即使是时代变革,也需要温柔注脚。卡司方面影片丢出两记重磅,甘斯布与贝阿各有千秋,贝阿最后一个镜头回头的眼神就能道出她角色的一生,当年的法兰西花瓶早已成为演技派,甘斯布的表演更是炉火纯青,她的状态过分自然,自然到比苏菲玛索更能代表法国女性的魅力。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太不“法国”了,它太抒情,从故事到配乐,八毫米胶片的插入更似对过去巴黎的怀旧,意义不大,结尾倒是非常法式,令人徒留惆怅。影片与《圆月映花都》从卡司到情绪的互文,也让我十分喜爱。

  • 玥雨 3小时前 :

    四星-四星半。气质上来说让我联想到了保罗索伦蒂诺的《上帝之手》,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私人化的美好回忆。做旧的影像和复古的手法中有着一丝丝的伤感,但更多的还是那温馨与轻快。

  • 濯易梦 9小时前 :

    The Best Original Soundtrack of 2022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